top of page

15 Minutes with Hang

Ep75

情绪之旅7:长大了却没有朋友了?什么让人们建立深度连接

Hello大家好,我是赵航,欢迎来到我的podcast “15 minutes with Hang”。作为一名专业的人生教练,我专注于个人成长,内在探索。如果你对自己和她人充满好奇,想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并且通过行动创造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那么我们一起踏上这个神奇的旅途吧。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这期的podcast。

这期是我们情绪之旅第七期,也是系列最后一期节目。当然书里面还描述了各种各样其她的情绪,如果我们一一去剖析去解读去分享的话,真的是永远也说不完。但我觉得似乎到了一个节点,可以把这个系列点上一个句号画为一个环节,然后开始去分享一些其他东西的时候了。

所以想在最后一期节目里来聊一聊写这本书的意义。为什么这本书会发生,会诞生?其中它也是包括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可以说是情绪,或者说是一每一个人心中渴望的东西,这个就是connections连接感。

其实读完这本书之后,一直在心里面画一个问号的就是为什么会写这么一本书?因为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它就是一本情绪字典,她大概讲了讲这87个情绪,她的每一个情绪的定义举了一些例子,又并没有完全去剖析的很深刻去展开写,是什么让Brene Brown想去写这么一本书,这本书的意义又何在?

她也在讲完这些所有的情绪之后,花了一个都不能算一章,因为它都没有标注把它作为一章来写,算是一个后续来讲这些情绪的意义。她其实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她在研究人们之间的连接感,人们之间的connection,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可以和别人形成这种有意义的深度的连接?她最终在那个章节里面写出了三个非常有必要的成分。第一个是grounded confidence,我们对自己的这种深度的深刻的自信、信心。第二个是the courage to work along with others。第二个是去陪伴别人的这种勇气,她并不是去所谓的告诉别人该去怎么做,去说教,而是一种陪伴,并且愿意在那里提供支持的感觉。最后一点她说的是story stewardship,我们对别人的故事的这样一种守护感,或者说我们愿意去倾听,愿意去保护,愿意去分享。在她的研究中,这三点是我们建立深度连接所需要的,同时她又把这每一点又刨开,底下分了很多的小点,grounded confidence这种我们对于自己的有基础的有根基的自信到底是什么意思。总之她就把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像是一个动手术一样,把它掰开了,揉碎了,每一点的小点全都在最后这一章节列举的讲出来。

而其实每一点,这三点里面每一点其实都包括一点,就是说我们可以去知道,并且可以运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情绪和经历,这对于人们产生深度连接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也就是为什么这本书的诞生,原因就是说所有人们的连接很多时候都是靠语言靠沟通而形成的,而我们只有在可以知道自己的经历,并且用语言来描绘出来的时候,才有可能和别人形成这种深度的连接。

而当我看到她列着这三点以及这三点以下的这些小点,告诉我,好,这些就可以使得人们建立深度连接的时候,让我第一个感觉是奇怪,甚至是迷惑。

我觉得从一个研究的角度来讲,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儿,这些点说的也都有道理,我们需要去把关注力放在别人身上,我们需要去倾听,我们需要好奇去明白对方所经历的这些东西,我们要有自己的边界等等一系列,这些都make sense,都是所谓的正确的。但是当我看到她列的这一系列的东西,给我的感觉确实觉得非常robotic,非常的机械化,好像我们如果按照这样的一个单子去做的话,我们就能产生深度的连接。但是我觉得生活中的情况却远远比她描述的要复杂得多,而她列举的这些点在生活中又很难其实真正的去做到。

所以其实我也就带着这个迷惑去思考,同时也跟朋友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我跟朋友的对话其实还给我蛮多启发的,我当时就跟她说,因为其中一个点是说non judgment,我们需要对别人不带这种批评评价的感觉,才有可能和别人产生深度的连接。我说这点这样听上去非常有道理,肯定我们是要去接受对方,我们不能去批判他们或者是评价他们,但是在生活中其实这一点很难被实际上来进行应用。我自己觉得是一个同理心非常强的人,我可以看到别人的出处,我可以知道她们为什么是这么想的,但不一定我会去同意,而在这种情况下有我自己的意见,有我自己的观点,我不同意我可以理解,但这个就能产生连接吗?这样就真的足够吗?他们不是我的客户,如果他们是我的客户,我在那样的一种场域中,我完全不会去想我的观点,因为在那样的场合里,我的目的就是去全身心的帮助他们。而在生活中在和朋友的交流中,那个不是我唯一和朋友进行交流的目的,我就是带着自己的观点,带着自己的评价进入到这样的一种对话中的。而其实每一个人每一时每一刻都在不停的进行着评判和评价。而我觉得如果在一些很基本很基础的理念上,如果我和这个人非常的不同,哪怕我明白他的出处,我对他非常有同理心,我对他有理解,我也不觉得我们可以成为朋友。因为我就在设想一个场景,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面,无论是去参加一些活动,或者是在party上认识了一群全新的人。无论是这些人跟你聊天,或者是他们的一些举动,都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展现了他们的一部分。而从言语也好,从行动也好,你就会对他们来进行评判,虽然你没有说出口。有些人你觉得没有什么感觉,有一些人的某一些地方让你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吸引你,你想要去了解更多,而这个最开始的吸引其实就形成了一个为之后去深入了解的契机。无论是你们之后再去单独约也好,或者是你们想一块去做一些事情也好,这种最开始的吸引或者是感兴趣,就为你们奠定了之后,去共同创造一些经历的基础。而如果这个人展现出来的言语或者是行为,trigger了你的judgment,让你觉得奇怪,不爽,或者是看不惯,你自然而然的就不想去接近他们,然后也就不会有任何的下文。所以Brene Brown说的可以理解她的意思,我们需要去不带评判的去理解这个人,哪怕在有一些时候我们并不同意。但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都很难去形成最开始让两个人建立连接的契机,因为我们一直就在评判。

朋友说对啊,所以这也就是人们为什么都喜欢和她们很像的人在一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耐心,也不愿意去花时间去了解那些和我们不同的人。很多时候这是一种修炼,而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在这方面进行成长。但是当我们遇到了这么这么这么多人之后,我们都会发现无论这个人和你有多么的不同,或者是他身上有那些让你无法接受的东西,但是只要他是人,你就都会在他身上发现一些闪光点,一些你觉得有价值的,你觉得appreciate,你觉得感恩感激,尊重,觉得特殊的那些点,而一旦你发现了这些点,你就都愿意去了解他们更多,想要去知道他们,而了解他们越多其实越就越容易去接受他们,就越容易产生同理心,也就更容易去产生书里面说的这种有意义的连接。

朋友的话让我去思考我和别人建立连接。我觉得特别有趣的一点,其实是原来在上学的时候,和之后所谓的长大之后,成年之后建立连接的方式其实非常的不一样。在学校里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中,它创造了这样的一个构架,似乎逼迫着大家去建立连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这样的。而建立连接的契机其实非常的random,并不是因为我觉得这个人的身上有一些特性吸引我,更多的是因为我们住得很近,所以我们一起上下学,我们恰巧被分在了同一个宿舍,而那样的一种学习环境让我们每天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一起。我们在经历相同的挑战,有着类似的困惑,我们在为了学习,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考大学而担忧,而疲惫,而奋斗,所有的这些契机都让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在一起,而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我们自然而然的就更了解彼此,更理解彼此,而这些了解和理解就变成了连接,变成了爱。

学校里面的这种连接与其说是我们选择和一些人成为了朋友,不如说是一些机缘巧合的概率,把我们这些人就好像是橡皮泥一样的捏在了一起。而这种外界的不可抗力把人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哪怕我们其实非常的不同,但在彼此了解和理解之后,也依然形成了深度的连接。这就像为什么很多公司做team building event,这种团建让大家去荒岛求生,或者是一起克服困难,一起去做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就可以深度的看到彼此,听到彼此,去形成这种连接。

而我现在去回想成人之后长大之后建立的连接,更多的是我刚才形容的那样子,我们没有了一个外力,没有了一个外界的环境去迫使我们在一起,迫使我们 spend a lot of time together,而更多的是我们是不是看这个人顺眼,他们是不是身上有一些特质让我们觉得有吸引力,而这些就导致了之后,我们会不会进一步的发展这段关系。有些关系从来都不会开始,有一些关系会慢慢疏远,而有一些关系因为这种所谓的attraction这种吸引,而让大家去更愿意花时间了解彼此。

而当没有外力的时候,我们变得更加的挑剔,我们可以去选择。而当我们有选择的时候,就像朋友说的,我们会更容易去选择那些和我们像的,和我们类似的,我们更接受的。也许是那样更方便,那样更省时,或者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

我说不上来哪种好,哪种不好,只是觉得其实我现在想想上学的那些朋友,很多人是和我非常的不一样的。我在试想,如果我们现在,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相识,说不定我也不会和他们成为朋友。而在那样的一个年龄,那样的一段经历,那样的一个环境下,当我们真的去花时间彼此陪伴的时候,我们真的就发现了彼此身上的闪光点,我们真的就对彼此充满了爱,哪怕我们有不同的个性,有不同的人生选择,但是我们依然愿意去理解,也一直都希望对方好。

所以我觉得有趣的是相同和不同,可能相同的东西让我们觉得更容易更方便。而不同的东西其实可以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角度,甚至更了解自己,更了解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的之处,更打开我们的思路。我觉得有的时候恰恰是这种不同,其实带给了我们一些价值,一些能量,一些想法,因为没有人愿意和一个完全和自己一样的人hang out。因为如果所有的东西都一样,又有什么可以聊的,又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并没有说哪种更好,哪种更坏,只是这件事情,这个理论以及和朋友的讨论,让我看到了自己原来的朋友,现在的朋友,以及自己交友方式上面的一些有意思的地方。

其实不光是建立新的连接去认识新朋友,觉得和老朋友友谊关系的维持也是需要花时间,需要花心血,需要花能量的。当看到关于连接的描写的时候,就让我想起来自己的老朋友们,很多这些好朋友和我不在同一个国家,不在同一个城市。有意思的是在我的心里面,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依然是我的朋友,但是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和我现在的生活真的是没有半点关系。我们可能很久很久都不会联系,不会发消息,不会打电话,也不会在一些无缘无故的时刻想去跟他们分享,因为他们的生活离我的生活太远了。哪怕有一些事情我想跟人分享,我觉得我都需要告诉他们太多的背景知识,太多的信息,才能够开始分享。我依然关心他们,我依然希望他们好,但是如果用一个非常理性的带着逻辑的思维去想这件事情的话,其实是非常不make sense,非常没有道理的。因为如果和这些人,我们已经不再去创造新的共同的经历的话,如果我们已经有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一起经历任何新的东西的话,我们的连接靠什么在维持呢?

我觉得很多时候连接是这样的一种我们共同创造的经历。在这些经历中,我们看到彼此,听到彼此,深深的理解彼此,建立起这种强大的信任,而在这种连接中我们获得了能量。而如果经历,如果新的经历已经不复存在,我们的连接呢?我其实不知道。但我觉得特别不可思议的一点是就在前两周一个老朋友,是十几年的老朋友,但是就是这种当时在一起上学的时候非常非常的好,而不在一个地方之后,十几年都没有联系的这样的老朋友。他突然间给我打电话,问我关于一件事情,我的意见,他说他觉得我的话有分量。我当时觉得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因为过了十几年,可以说是我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不一样的人,我的变化太大了,我怎么可能和十几年的我去相提并论,他的变化也太大了,而他的这些变化其实我都完全不知道。而我们之间的信任,我们之间的连接是强烈到在经历了十几年,在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人变成什么样子的情况下,我们依然会愿意在自己重要的时刻,去跟对方分享。我们之间的信任和连接如此之强,让我们觉得所有的变化都不是什么事儿。

我猜测也许深度连接的力量就是这样吧。在我们人生中的一些时刻,我们被深深的听见、看到、理解,那种感觉会伴随我们一生,让我们觉得这个人在我们心里永远有不一样的位置。其实看到这本书的最后,让我更愿意,让我去更珍惜自己的这些老朋友,也愿意和所有的朋友,不管是老朋友还是新朋友,去创造更多的属于我们的新的经历,新的体会。

不知道大家对友谊、连接、朋友,有什么想法,欢迎给我留言,我们下期见。

我相信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如果我们可以把内在的探索转化为行动,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一个更美好的地方。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你喜欢我的节目,欢迎点赞,评论,并分享给身边的一个朋友。Have a nice day!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