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5 Minutes with Hang

Ep69

情绪之旅2:如果我们肯定会拿自己和别人比较

Hello大家好,我是赵航,欢迎来到我的podcast “15 minutes with Hang”。作为一名专业的人生教练,我专注于个人成长,内在探索。如果你对自己和她人充满好奇,想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并且通过行动创造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那么我们一起踏上这个神奇的旅途吧。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这期的podcast。

这是我们情绪之旅系列的第二期节目,如果你前几期的节目没有听,可以翻回去听一下。这期我想跟大家聊聊【比较】。在Brene Brown的这本书里也花了一个章节来讲【比较】这件事情,以及比较带给我们的一系列情绪反应。比较本身并不是一个情绪,它可以说是一个动作,有的时候我们会actively compare,我们会比较主动的去拿自己和别人相做比较,有的时候可能我们自己没有察觉,但是无意识中我们进行了这样的一个行为。有的时候我们会upward comparison所谓的向上去比较,我们有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很inspired,觉得这个人好棒好厉害,我也想像他一样,会激发我们的行动力,会让我们更愿意往更好的方向去努力。有的时候可能我们会觉得非常的demoralize,会觉得自己不如人,自己不好,会陷入一种愧疚,甚至是羞耻的情绪当中。向下比较,有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好棒好厉害,会增加自己的自信,但有的时候也会觉得很低落,会甚至是怀疑自己我凭什么比别人好。所以所谓的向上向下比较,并不一定直接和之后的情绪相关,但是比较这个动作之后,会激发我们一系列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

在书中Brene Brown讲了这一系列的,掰开了揉碎了去讲这一系列的情绪,而我本身其实对比较这件事情非常的感兴趣。因为我觉得我们在一个充满了比较的社会中,从小在学校我们会去比考试的分数,我们会有排名。然后进入了职场,很多的公司的这种structure结构会把大家分成等级,我们会有不同的级别,而不同的级别其实就是对应的不同的薪水,不同的奖金,而每年我们也会去进行这种performance evaluation,我们的考核,去看看我们和同级别的人在什么样的,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之前在四大这种就非常的明显,而且考核之后不光会给你打分,而且打的分数其实就是一个bell curve。所以只有一少部分人能够得到所谓的最高的荣誉和荣耀,也能有更多的所谓升职加薪的机会。而中间一大部分人是处于一个中间状态,然后有一小部分人是不行的。所有的一切这种社会上的结构都让我们不得不去比较。

而同时我自己,我周围的朋友,我的客户,大多数人和我的对话,让我意识到其实比较很多时候给我们带来的downside这种负面的情绪和影响比他的正面要多很多。所以我一直在问自己,我们能不能不比较呢?不比较这件事情可能吗?其实书里面就做了一个这样的回答,很多科学家其实研究表明比较这件事情,it happens to us。其实是一件我们不能控制的事情,当我们就把两个人放在了一起,或者说当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和我们类似又不同的人的时候,我们好像无法不去做比较,哪怕我们不会去主动比较,但是潜意识里比较已经发生了,这件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是不是让比较这个行为来影响我们自己的情绪,或者是影响我们对自己的self perception,对于我们自己的认知和判断。我觉得这个本身从科学研究得出来这样的一个结论,让我有了一个新的insight,就让我觉得比较这件事情就是会发生,而比较这件事情本身没有任何的错误,而只是说我们如何看待比较,或者是我们如何看待比较的结果。

它也让我去反思我过往的一些比较的经历,不管是主动的,还是非常不自知的进行这样一种行为,以及它给我带来的影响。我想从两方面去聊这个话题,一个是我们愿意和谁去比,另外一个是我们什么时候更容易去陷入这种比较当中。

第一个是我们愿意去和谁比。我觉得很有趣的是,其实我们会那些我们觉得和我们相似的人去比较,因为我们觉得我们有一些可比性,我们可以比。就像在学校里面,当然学校这个系统就是一个比较的系统,这个环境的设置就让我们不得不比较,其实我们更多的是和我们的同学在比,和我们同年级的人在比,或者和我们的邻居在比,我们不会去和比如说黄冈的这些同年级的人比,或者是和清华基科班的人去比。我都不知道现在清华基科班whether is a thing or not,但当年就是他们这些人就是搞竞赛的非常聪明,要去保送上清华北大,他们做的题就是beyond my comprehension是我无法去理解的。我根本就不会拿自己去和他们比,我觉得没有什么可比性。

然而 theme这样的一个主题其实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它让我想起来我有一个朋友非常的优秀,他在MIT读的博士,然后去了美国的国家实验室去做自己的postdoc博士后,然后现在在美国一个知名大学里面去当教授,非常的聪明,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了很多的成果。按理说我们其实可以相相提并论,我可以拿自己去和他比,因为我们年纪差不多,因为我们的成长环境和背景也差不多,又都是去北美留学,曾经还住在过同一个城市。其实有很多所谓的可以比较的点,但我从来不会把我自己和他去比,因为我觉得我们太不同了,没有什么可比的。他在研究领域,我之前更做的是偏商科,现在又自己创业,他在搞学术,在实验室,我在做coaching,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

而我发现我会和谁比呢?我会和Coach比,我会和在做教练的人去比,而这种比较有的时候都不是我主动去比的,尤其是现在,但是subconsciously,非常在潜意识的,我依然会拿自己和他们去做比较。让我想到了前几个月发生的一件事情发生的一个例子,我参加了一个叫reciprocal coaching这样一个互惠互利的教练的这样一个项目,所有参加的人都是Coach都是教练,而他会帮我们根据我们的需求来把大家组队。组队的意思是说在之后的几个月我去会coach一个人,有一个人是我的客户,同时有一个人是我的教练,这两个人不是同一个人。所以我既能提供服务去锻炼我自己的教练的技能,同时我也是受益者,我也可以把我现在的一些挑战,我现在一些想梳理的东西去和一个教练去和他聊。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当时没有意识到,我后来发现无形中我在拿自己去比较,尤其是他们所有的人都是Coach啊,都是教练啊。我做coach的时候还好,我就是正常的把我的客户当成一个客户,当成一个任何的客户,去帮他实现他想要实现的目标,去聊他想聊的话题。但当我作为客户的时候,我一方面是客户,但我无形中就会去评判我的教练的教练技巧,脑子中就会无意识的冒出来一些 judgment对她的一些评价,这个问题问的是不是好,她还可以怎么来问我,来帮助我梳理或者她的coaching presence,她当时的状态够不够饱满。这个简直就是insane。因为当我开始去往那个方向想的时候,我无法进入到一个正常的教练对话当中,因为我是一个客户,我来找这儿目的其实是想达成一定的结果,不管是gain some clarity,更让自己的想法更清晰,或者是更有行动力,或者是打开一些自己想不通的心结,whatever that is。但是当我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去评价她的时候,我无法得到我想要得到的东西。因为它直接影响了我在对话中的状态,而我的状态又直接影响到了她的状态,我的教练的状态,而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我们最后可以达成的结果。

其实我并没有想主动去比较我们,这件事情似乎就非常的在潜意识中发生了,而尤其是当我觉得她的教练技巧不够好,她的技术不够高的时候,其实非常影响我们当时的状态以及我们可以达成的结果。

我忽然间有一次意识到了这一点,I catch myself,我当时就抓住了自己,忽然发现我自己陷入了那样的一种思维模式中,简直觉得不可思议,就是come on。You are not here to judge her,我并不是在这儿去评价她或者去evaluate她的。而那样一个提醒自己,或者是说让自己去改变自己的状态,让我更可以去把自己当成一个客户去全身心的进入到对话当中。

而这件事情也让我去思考,我为什么会这样非常不自知的状态下去进行比较?我觉得底层的逻辑是我觉得我们有可比性,我不会拿我和大学的教授去做研究的教授比较,因为我觉得我们没有可比性,但是在coaching这个领域,我和这个人那就是有可比性的。但其实我忽略的是我们的独特性,Brene Brown在书里面说了一点,我觉得非常的resonate也非常的enlightening。就是她说当我们比较的时候,我们其实是try to fit in and stand out。我们想要在一个框架下去符合那样的一些规则,但同时我们又要比别人好。她就让我去反思我当时的经历。我就是拿这个完全和我不一样的独立的个体去在一个很有条条框框很rigid,很僵硬的一个条框里去比较,我们非常不一样的风格style,非常creative,非常有创造性的这样的对话,然后去评判到底我们谁好。其实他让我意识到我们真的没有什么可比性,哪怕我们在做所谓的同样的事情,但是我们有不同的背景,我们经受不同的训练,我们有自己的风格,而最终我们在这儿的目的其实是希望帮助客户去实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如果我们更可以去看到我们的独特性,而不是去单纯的比较或者是去fit in去磨灭这些独特的地方,我觉得可能我就会更少的去进行比较。

另外一点有意思就是在我自己反思的过程中,我在想我们什么时候会更容易去比较。我刚才说的可能是自己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进行的比较,但有的时候我们其实是actively comparing我们非常自觉主动的去拿自己和别人比。

让我想到的其实在我做coaching初期,在我还是在参加培训的时候,我觉得那一段时间,我非常intensively非常主动的拿自己和别人比,而且是非常频繁的在做这件事情。我觉得原因其实是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同时我也不太确定我的能力。好像我们进入了一个迷雾中,好像没办法去 gauge,没办法去测量或者是衡量自己的位置的时候,我们是需要通过比较来让自己feel grounded的。

我记得当时我们在上培训的时候,我们是每个月有一次in person大家在一起在同一个教室里面上课,然后这一个月中间我们有很多在线上的小组讨论,或者是大家的connection,大家的去互动。而每一次上课非常intense,我们都会有这种coaching and observation session,我们会在现场几个人一组,一个人去coach当时的guest client有一些自愿来被我们coach的人,剩下的人就会给他们去打分。所以其实每一次不管是我去进行教练对话,或是我去打分,我都沉浸在这样一种比较的环境中。我在看我的同学的水平,我在看他们对于我的水平的评价,而尤其是在初级,当我不知道我自己到底在什么位置的时候,我非常愿意去进行这样的比较,来判断现在自己的水平。另外一点我觉得其实是当自己对自己的水平不自信的时候,我在seek for validation and reassurance。我在去寻找这种外界给我的反馈,告诉我你这样是可以的,你还可以进步,或者是你这样不行,你需要去调整。

我觉得一方面在那个过程中让我对自己的认知变得更清晰,我更知道自己的水平,自己在的位置,尤其是和所谓的这样一个系统去比较,因为大家打分是有一个按照ICF国际教练联合会他们的一个标准去打的,我更知道自己在系统中大概是什么样的一个水平,我觉得这一点其实是对我有好处的,让我更明确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位置。但是和自己的同学去比的时候,我不知道他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处,我觉得当我觉得自己我不错,这个人好像不如我,我会陷入一种沾沾自喜的感觉,或者是当别人貌似比我好,我会又陷入一种not good enough,我自己不如人,这样的一种情绪中。而不管是哪一种情绪或者是感受,其实对我自己的学习和成长都没有什么好处。

而随着,时间过得太快了,5年多过去之后,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自己不断的练习,我觉得I coached so many people,当我和这么多人进行教练对话之后,在经历过所谓的life changing session,在这个对话中客户就是有巨大的突破,有这种 aha moment有enlightening,创造出之前无法想象的结果的这样的session,这样的客户。又有非常challenging,非常有挑战,好像不知道该怎么走或者是没有什么突破,这样的section之后。同时也是在observe,在看到不同的coach他们的coaching style,看到了很多很棒的session以及所谓的不那么棒的section之后,这种主动去比较的行为变得少了很多。

当我以一个旁观者去observe一个coaching session,我发现不同的时候,更多的是wow that's a brilliant question,这是一个特别好的角度去提问,或者是他真的是看到了一些我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方面。我一方面会觉得真心的祝福,我觉得太棒了,另外一方面觉得there are something to learn,我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而更少的去评判所谓的优劣。同时可能也是我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更grounded,更知道我是谁,更知道我是什么样子的风格,更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我,我可以更好的帮助什么样的人,让我不再会去因为不同而沾沾自喜或者是觉得不如人。

因为说到底我觉得coaching is such a creative thing,它是这样的一个在当下非常有创造力的事情,因为你不知道客户会说什么,因为你不知道你从什么角度切入会给他带来突破,而每一个人客户也好,教练也好,他们当时的状态也好,他们进行对话的也好,所有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真的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而其实当我想到这些,让我觉得这可能是社会的一个paradox,这样的一个非常矛盾的点。因为一方面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没有任何的可比性,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是不一样的,而同时好像整个社会建立在一个比较的基础上的,就像我说我们怎么去比较毕加索和莫奈 呢?他们都有自己的风格,他们的画风,他们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和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其实我们在无形中已经进行了比较,当我们给他标了一个价,他给我们带来的暗示就是有优劣,有高低。这让我想到了其实做播客这件事情,我没有想拿我自己和别人比,但是在这样的一个框架下,数字就摆在那儿,你无形中就已经被比较了。不管是你每集的收听量,你有多少人follow你,多少人给你留言,这个就是事实。哪怕我不想去比较,数字在这儿摆着呢,而可能不管数字的高低,所谓的涨粉丢粉,而我能做到的其实只是去相信我在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而不因为外界的这些框架,这些数字,让它来定义我做这件事情的价值。

好啦,今天就说这么多,也好奇大家在什么时候会拿自己和别人去比较,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去调整到一个更对于你来说supportive有利的有帮助的一个心态去看待比较这件事情。欢迎给我留言。我们下期见。

我相信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如果我们可以把内在的探索转化为行动,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一个更美好的地方。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你喜欢我的节目,欢迎点赞,评论,并分享给身边的一个朋友。Have a nice day!

bottom of page